庄严肃穆的会议室内,空气仿佛凝固,张老的开场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。
张老那平和却极具.穿透力的声音在会议室回荡:“李长寿同志的事情,想必各位都有所耳闻了吧?”
这话一出,原本肃静的会场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着的议论声。
在座的绝大多数都.是行伍出身,对军人有着天然的感情。
一位百岁老兵,功勋卓著,晚年却要遭受如此不公,甚至被迫以最悲壮的方式抗匾申冤,这无疑触动.了他们内心最敏感的神经。
一位来自北方战区的粗犷上将率先忍不住,一巴掌拍在桌子上,震得茶杯乱响:
“岂止是听说,简直是骇人听闻,老子带兵几十年,就没见过这么欺负人的,苏天河那个王八蛋,还有他那个女儿,简直是把我们军人的脸都丢尽了!”
另一位戴着眼镜主.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将语气相对克制,但内容同样尖锐:
“事情的基本脉络已经很清晰了。顶替论文,栽赃陷害,利用权势打压申冤,甚至可能涉及更恶劣的行径。
这不仅是对李长寿同志个人的伤害,更是对军队荣誉、对学术.诚信、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公然践踏!
如果不严肃处理,给全军、给全国人民一个明确的交代,我们如何服众?民众会怎么看待我们这支人民军队?”
“没错!必须严惩!”几位将领纷纷附和。
刘齐见时机成熟,深吸一口气,豁然站起,声音洪亮而带着.压抑不住的怒火:
“首长!各位首长!
我补充汇报一个情况!就在李长寿老英雄生命垂危、在高铁上急需输血抢救的时候,关押他孙女李之夏的.公安局,依然在上级某人的授意下,找各种借口拒不放人!
这是要把人往死里逼啊!这背后是谁在指使?是不是有人做贼心虚,想要杀人灭口?
我建议,立刻成立联合调查组,不仅查论文顶替,更要查这背后的滥用职权、徇私枉法,尤其是要将苏.瑶苏天河,以及可能庇护他们的势力,一查到底!”
刘齐直接添火,这可是个好机会啊,不容错过。
然而,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义愤填膺,几位与陈家有渊源的将领,此刻面露难色。
一位资历颇深的退役中将轻咳一声,缓缓开口:
“各位同志的心情可.以理解。苏家父女的做法,确实欠妥,应当批评教育,该处理也要处理,但是……”
他话锋一转,语气变得慎重:
“我们也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,事情如果闹得太大,处.理得过激,会不会影响部队稳定?
会不会被外部势力利用,大肆炒作?我觉得,还是要本着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的原则,内部从严处理,对外尽量控制影响范围为好。”
“是啊,张老,”
另一位与陈家关系密切的中将也附和道,
“家丑不可外扬。现在国外媒体已经开始歪曲报道了,我们是.否应该先降温,内部妥善解决,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?”
一时间,会场内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,争论声渐起。
自始至终,端坐主位的张老只是静静地听着,脸上看不出丝毫喜怒,那双深邃的眼睛如同古井,波澜.不惊地扫过每一个发言者的脸。
他既不支持激进的彻查派,也不认同保守的和稀泥派,只是任由双方充分表达观点。
直到争论的声音越来越大,几乎要变成争吵时,他才轻轻敲了敲桌面。
清脆的敲击声仿佛带有魔力,瞬间让整个会议室安静下来。所有人.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。
张老这才缓缓开口,声音依旧平和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力:
“吵够了吗?”
他目光扫过全场,不怒自威:
“李长寿同志,蒙受冤屈,以百岁之躯,扛着国家授予的荣誉去申冤,何错之有?他的行为,恰恰说.明了他对这支军队、对这个国家,还抱有最后的信任和期望!”
他顿了顿,语气微沉:
“但是,闹出这么大的动静,搞得满城风雨,人尽皆知,让一些不怀好意的外媒找到了攻击我们、抹黑我.们国家的借口,这…也确实造成了不好的国际影响。”
这番话,听起来像是各打五十大板,让刘齐等人心中不由得一紧。
这算什么?也是坐和事佬吗?
张老没有理会众人细微的表情变化,继续说道:
“今天召集大家来,争论对错、追究责任,不是首要议题.那些问题,自然会有纪检和司法部门去严格调查、依法处理。”
他提高了声音,一字一句地说道:
“今天的核心议题,只有一个,那就是如何对待李长寿这位老同志?如何评价他的历史功绩?
以及,我们应该授予他什么样的荣誉,才能对得起他这一生的奉献,才能安抚百万将士的心?”
他目光转向身旁的秘书,秘书立刻将一份准备好的材料投影到大屏幕上。
“根据王六龙同志,以及刘卫国同志昏迷前提供的证词,结合我们.紧急调阅、还原的部分绝密档案,现在可以初步确认,李长寿同志,在解放战争时期,曾担任营长、团长等职,参加过多场关键战役,战功卓著。”
屏幕上滚动着一些模糊却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简短的功绩介绍,虽然很多细节依旧被隐去,但那一条.条足以让人肃然起敬的经历,已经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刘齐看着屏幕,心潮澎湃。他知道,这是为老英雄正名的关键一步!
张老环视全场,抛出了最关键的问题:
“对于这样一位功勋卓著,却又长期被埋没、晚年蒙冤的.老兵,我们今天,应该授予他什么样的荣誉和待遇?大家都说说看吧。”
这个问题,瞬间让会议进入了实质性的博弈阶段。
一位德高望重的退役大将率先开口,声如洪钟:
“这还有什么可讨论的?凭李长寿同志的资历和贡献,当年若.是正常发展,授个上将衔也是理所应当!
就算现在情况特殊,我认为,至少也应该按照中将待遇,给予最高规格的荣誉和抚恤!这既是对他个人的肯定,也是向全社会表明我们军队不忘功臣的态度!”
“我同意老首长的看法!”
一位现任少将.附和道,
“待遇上不能亏待了老英雄,生活待遇、医疗保障全部按照中将以上标准执行!”
但也有不同.的声音,一位负责后勤保障的将领谨慎地提出:
“这位老英雄的贡献毋庸置疑。不过,授勋毕竟要考虑现.实情况。他隐退多年,现在直接授予过高的军衔,是否符合程序?
会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议论?我认为,授予少将军衔,享受相应待遇,同时颁发最高荣誉奖章,或许是比较稳妥的方案。”
“少将?太低了!”
立刻有人反驳,“他当年实际担任的职务就是军长级别!这是历史.事实!我们不能因为人家淡泊名利,就降低应有的评价标准!”
“可是,毕竟过去.这么多年了”
“功绩就是功绩,不会随时间磨灭!”
众人七嘴八舌,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军衔和待遇的级别上。
有坚持要高规格肯定的,也有顾虑现实影响建议稳妥的每个.建议的背后,都牵扯着复杂的考量和对未来局势的判断。
刘齐紧张地关注着讨论,他知道,最终的决定,将极大地.影响李长寿后续申冤的底气和分量。
而端坐主.位的张老,依旧静静地听着,仿佛在权衡着每一个字的重量。会议,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。